close


說來好玩 來到美國後, 才接觸到客家菜. 平常我們都去位於RICHARD的美村客家店吃,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"客家小炒". 那也是少數老媽很愛吃的菜之一, 我想, 這應該是一道自己也能烹煮的菜吧? 就讓我來試試看!


材料很簡單: 台灣芹菜, 豆干片, 五花肉, 魷魚, 蔥段, 醬油, 米酒


台灣芹菜的特殊香味, 是美國芹菜所沒有的, 老媽說芹菜現在不是時, 比較老. 可是我實在很想炒這道, 勉強挑了兩把, 還可以啦! 洗乾淨後切成約4公分的小段, 太粗的我還剖成較細的絲.


在夏天買豆干往往要碰運氣, 有時候會買到不新鮮的, 可能是運送過程中溫度控制不好造成的吧? 買回家後, 我會立刻用鹽水煮一煮, 這是老媽教的. 她說這樣比較可以保存, 我們昨天才買回來的 我已經"處理"過了, 今天趕緊使用. 切成寬寬的片就可以了, 不必切成絲, 很省事!


應該用五花肉, 但是這一塊肉好像肥的不多, 切成半公分寬的條狀, 我先用醬油醃一下.


最重要的主角該是魷魚了! 平常在華人超市都沒看到發好的魷魚, 其實 用鹼水泡發過的不香, 也沒有嚼勁, 但是我到哪兒去找乾魷魚呢? 老弟一口咬定超市有賣, 果真被我找到了!  居然是放在冰箱, 和蝦米/魚乾等類的產品擺在一塊兒. 找不到台灣產品, 我買了這包韓國出產的. 一包有4片(薄薄的, 但是很香!) USD $9.99.


我拿了一片, 以冷水浸泡約半小時. 我不知道是否該以熱水泡? 懂得的朋友請指教!


我把一隻魷魚全切成約8 mm的細絲


我記得, 在餐廳吃到的客家小炒中的五花肉好像是炸過的, 很香又帶有嚼勁. 所以, 我先在鍋子裡倒多些油, 然後把醬油醃過的肉條放入鍋中拌炒. 一開始還好, 後來油開始亂噴, 救人哪! 我的手背和手臂被熱油噴得好痛啊!


看看肉熟了, 我把肉起鍋, 暫放碗中. 接著來爆炒豆干, 這時候鍋裡的油已經很熱, 很容易就把豆干著色, 我把豆干也起鍋.


接下來炒芹菜, 我把鍋子裡多餘的油倒出來, 只留很少的油來炒芹菜, 因為先前肉和豆干都已經吸了很多油, 等會兒一起拌炒的時候, 不怕油不夠啊!


接著把魷魚也下鍋, 和芹菜一起炒.


我往鍋子裡注入醬油和一點點米酒, 怕魷魚太腥啊! (我自己的理論啦! )


然後把豆干和肉絲也倒回鍋中, 還加了蔥段, 繼續以大火不停的拌炒, 把鍋中一點點的湯汁收乾, 香味越來越吸引人囉!


OK! 大功告成! 客家小炒完成了! Helen的處女作喔! 當然啦! 和餐廳作的沒有100%神似, 但是也有八九分像, 而且, 這是我以自己的設想, 沒有參考任何食譜做出來的! 還真的不錯吃耶! 做菜可真好玩啊~~~~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len Kao 的頭像
    Helen Kao

    Helen在德州

    Helen 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